近期,南京市全面啟動小型場所單位安全員“一戴三關三查”工作,通過城市安全中的微小治理,從“小切口、抓關鍵”入手,防隱患筑安全。
亮明身份,百萬安全“臂章”上崗。市安委辦、市應急管理局在前期棲霞區仙林街道試點的基礎上,全面部署推動全市30余萬家小型場所單位配備安全員,根據小型場所單位類型和規模組建不同數量的安全員隊伍,安全員總量預計將達百萬人。在全省率先為安全員統一配發“安全監管”紅臂章,通過亮明身份,增強安全員的責任意識,督促他們履職盡責,常態化巡查檢查、宣傳提醒,帶動更多的人關注安全、重視安全。
“三關三查”,每日監督“打卡”防患。深入分析小型場所單位事故發生規律特點,從關鍵環節、重點隱患入手,提醒安全員每天下班前做到“三關三查”?!叭P”是指關水、關電、關氣,“三查”是指查易燃易爆物質存放情況、查經營場所是否住人、查電動車是否違規充電及停放。在開展城市風險源普查辨識建檔組網、推出中小型場所單位“一家一碼”基礎上,開發“安全每日打卡”功能,安全員通過手機掃描場所“二維碼”進入“安全每日打卡”,模板化操作、智能引導,可輕松完成安全“自查”。
增強本領,公益培訓“充電”賦能。辦好小型場所單位應急處置公益培訓民生實事,將提升安全員巡查檢查和應急處置能力作為重點,組織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應急培訓,豐富培訓內容、強化實操訓練。一年多來已累計培訓22場次,覆蓋小型場所單位從業人員33.6萬人次。